新顶点小说
新顶点小说 > 史上第一密探 > 第160章:夺取头名解元!惊艳绝伦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60章:夺取头名解元!惊艳绝伦!

  史上第一密探

“你是不是拿错了啊?把正确答案当成了考卷批改了?”


这话一出,所有人恍然大悟,这完全是有可能的,因为阅卷得头昏脑涨,很有可能就搞混了。


第一天的考试是有准确答案的,而且还发到每一个阅卷考官的手中。


这种变态级的考试,怎么可能出现全对?可以说一句不客气的话,出考题的那群人,他们自己都很难答对超过190道题。


结果那个阅卷的同考官举起另外一份东西道:“这,这才是让我们对照的正确答案啊。”


顿时,所有考官全部聚了上来。


仔仔细细检查这一份考卷。


没有错,二百道题全部答对了。


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,脸色都全部白了,互相面面相觑,交流恐惧的目光。


出现这种情形,他们首先不是经验和震撼,而是害怕。


“是,是不是考卷漏了啊?”终于有一个考官说出了最可怕的想法。


这是所有考官的第一反应,这么变态的考题怎么可能全对呢?


那么只有一个解释了,考卷泄露了,可能出现了舞弊。


这样的后果就致命了,在场所有考官都不能幸免,前途没了是小事,最关键可能还会有牢狱之灾,甚至是杀头。


厉害科考舞弊案都是会通天的。


只要出现舞弊,就一定是惊天大案,会死很大一批人的。


“不要自己吓自己,如果考题真的泄露了,那就不会是这种局面了。”左副考官道:“如果考题真的漏了,那肯定是大面积的高分,但绝对不会出现满分。”


这话有道理。


因为第一天的帖文和经义考试是淘汰用途,典型的八十分万岁。


200道题,你只要答对了150道就已经安全了,超过170道就很优秀了,答对得再多也没有什么意义了,对名次没有任何作用了。


因为这些题目全部答对,也只能证明你背书牛逼,死记硬背这东西在科举考场上是不受待见的。


所以如果真的漏题了,没有哪一个傻逼会真的把二百道题全部答对的,顶多190道就顶天了。


“快检查其他考卷,看有没有大面积高分?”主考官于铮大人道。


接下来,十三个考官提起十二分精神,检查剩下来的考卷。


差不多两个时辰后!


第一天贴文和经义的考卷,全部批阅完毕了。


所有人松了一口气,一切都正常,没有漏题的迹象。


因为考试结果非常惨烈,总共三千五百份考卷,只有七百二十分放在桌面上,其余全部落地了。


百分之八十的考生,连第一关都没有过,难怪在考场上哀嚎连连。


这一次的帖文和经义实在太变态了,往常起码有一千来人通过的,这一次只有七百二十人。


如果漏题了,肯定不是这个结果,早就有大面积高分通过的考卷了。


既然基本上没有漏题的嫌疑,那这份满分的考卷就是真的了,完全是凭借自己的能力答对的了。


十几个考官再一次来到这份考卷的面前,发出齿冷的声音。


变态啊!


不是人啊!


真是见鬼了啊。


这么难,这么变态的考试,都有人满分。


本来以为这一科考试出现一个天才怪胎就已经了不起了,没有想到竟然又出了一个。


“这是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了吧!”忽然有一个考官叹声道。


绝对的啊!


大周立国以来,在沧浪行省这个科举大省,从来都没有过第一天考试满分的情形,从来都没有。


回答对198道题目,就已经是历史记录了。


现在竟然有人二百道题全对,这……这是要疯啊。


你怎么做到的啊?二十三本书,一百五十几万字啊?你竟然全部背下来了,这……这真的是要疯了啊。


完全无法想象啊,让人看了都一阵阵头皮发麻。


“都说沧浪行省是死亡之组,高手如云,如今算是见识到了,真正的卧虎藏龙啊!”某个考官道。


众人纷纷点头。


“不过一般来说,主要靠死记硬背的考生,策问和诗赋都写得不太好的。”另外一个考官道:“背书太多了,自然就失去了灵气了。”


这倒是真的了,甚至这种情形是非常常见的。


但是苏芒也回答对了198道了啊,难道他就缺乏灵气了吗?


当然不是这样的,因为苏芒没有死记硬背啊,他是真的爱看书,没有刻意去背诵,自然而然就记下来了。


所以他并没有主要去背诵,完全是顺便的,彻底掌握了之后,记住了这些内容。


这是有本质区别的,而且没有看到他还有两道题空着吗。


“好了,把桌面上的考卷全部整理打乱。”主考官于铮大人道:“马上进入第二轮阅卷了。”


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公平,免得让考官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。


刚刚批阅过了第一天的考卷,有一些高分的,考官难免在批阅策问的时候,难免会高看一眼,这样就会有不公平了。


将刚刚批阅完的第一天考试试卷塞入袋子之内。


然后吧所有的袋子全部打乱,再进行分配,批阅袋子里面的第二份考卷。


这样一来,谁也不知道自己批改的卷子刚才得了多少分,而且从字迹上也分辨不出来,因为所有的考卷都是重新誊写过的。


主考官于铮道:“接下来的第二轮批阅,就是重中之重了,大家打起精神来,为国取才,慎之又慎。”


这第二轮阅卷,批阅的是第二天考的策问。


这确实是重中之重,能不能中举,全靠这第二轮了。


如果刚才第一轮是淘汰赛,那么第二轮就是晋级赛了。


想要中举,策问一定要写得好,写得不好也就没有希望了,连诗赋都不用看了。


而且这东西就根本没有标准答案了,完全靠主考官的主官能力判断。


刚才可以落地,现在就不能落地了。


每一个考官面前都有一个篮子,如果你看到了非常非常优秀考卷,觉得一定一定能够中举,那么就把考卷放进这个篮子里面。


而你觉得还不错,但是却拿不准主意,不知道该不该中举的,就放在桌面原地。


而你觉得写得非常非常差,肯定不能中举的,屋子前面有一口大箱子,直接把考卷扔进这个箱子里面就行。


这些被扔进箱子里面的考卷,基本上算是被淘汰了,但还有一丝丝复活的机会,因为接下来还会对扔到箱子里面的考卷进行第二次批阅。


这次沧浪行省的中举名额,最多不会超过一百个。


所以每一个阅卷考官一定要非常非常慎重,一般来说扔进篮子里面的考卷,一定要极度优秀,非常惊艳。


一般来说,每一个考官会扔进篮子里面的考卷都不会超过三个。


一旦超过了三个,人家都会觉得你这个考官的鉴赏水平是不是有待提高啊?


几百名考官默默地阅卷。


大家都很有默契的,这一轮阅卷,直接扔到箱子里面淘汰的,起码要百分之七十。


“啪……”


“啪……”


虽然声音稀疏了很多,但还是一份又一份考卷,被扔到地上的箱子里面。虽然还有一丝复活的希望,但也是微乎其微的,基本上被扔到箱子里面的考卷,肯定是落第了。


就是这么残忍!


要知道能够进入第二轮阅卷的考生只有七百人,在整个沧浪行省已经是万里挑一了。


每一个人都是精英,都是秀才中的佼佼者,在各自的家乡都是不得了的人物了。


但是现在,他们的命运被人随手乱扔。


“唉……”有一个考官发出一声叹息,手中的考卷犹豫了好一会儿,还是扔到了箱子里面。


“这要换在其他行省考区,肯定是能中举的啊,在沧浪行省,可惜了……”这名考官无奈道:“其实这些人的策论都写得很不错了,起码四平八稳,没有差错了。”


“是啊,都写得不错,但是却又不亮眼。而在沧浪行省这种高手云集的地方,不亮眼就意味着平庸,太难了。”副考官道:“他们难,我们也难,我扔得都心虚了。”


“可不是吗?我扔得手都抖了,我们这扔掉的不是一份考卷,是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啊,但是不扔又不行,实在是高手太多了。”


众多考官纷纷感叹。


真的是高手太多了,基本上每一份考卷都在水准之上。


越是这样,想要在中间找到极其亮眼,极其惊艳的,却又太难了。


所以到现在维持,已经扔了二百份考卷了,但是放在篮子里面直接晋级的考卷,还是一个都没有。


短暂的对话之后,气氛又陷入了苦闷之中。


忽然,某位副考官猛地一拍桌子道:“好,好,好文章!”


所有人的目光都望了过去。


主考官于铮道:“遇到好文章了?”


副考官道:“对,于大人您来掌掌眼?”


主考官道:“不用了,闵大人是翰林学士,二甲第一名,水平自然是高的。”


那位副主考又认真地看了一遍,确定没有错误,也没有犯忌讳的,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考卷放入了篮子之内。


终于有第一份考卷晋级了,一旦放入这个篮子里面,如果不出特殊情况的话,就一定中举了。


如果被否了,那就是当众打脸了,践踏人的颜面了,等于对这位考官能力的极大不信任,会往死里得罪人的。


也正是因为如此,每一个考官都极度慎重,不是牛逼之极的文章,根本不敢放入篮子之内,这就等于保送啊,是要负责任的。


于铮主考官,静静地阅卷。


他真的就非常非常认真了,每一份考卷都看得很久,翻来覆去地看。


第一遍看觉得平庸,那就第二遍再看,努力发现里面的亮点。如果没有亮点,那么就反思自己,是不是没有看出来,还要静静思考,再看第三遍,觉得还是没有亮点,这才扔到箱子里面。


所以众多考官之中,被他扔到箱子里面的考卷反而是最少的。


因为他年纪大了,更加懂得读书不易,公平公正之下,更要有怜悯,不要觉得大权在手,就生杀予夺,绝对绝对不能轻易地断掉一个人的前途。


此时众多考官也看出来了,这位于铮大人真的是霹雳手段,菩萨心肠。


但是直接晋级的情形,他也很少,因为他毕竟水平极高,所以眼光也极高。


策问,尤其是长策问,最考验的是一个考生的能力,眼光,视野。


小聪明没有用的,一定要大智慧。


光有小聪明,就算把文章写得天花乱坠都没有用,一定要掷地有声,振聋发聩。


一定要有实实在在的东西。


终于,足足批阅了三十几份考卷之后,他才把第一份考卷扔进了篮子里面,进入了保送通道。


“好,好,好……”


“好文章,好文章……”忽然有一名考官,不断拍案道:“写得太好了,这文字,这论点,这心胸,这视野,锐利却不刻薄。”


“复古写得好,朋党论写得更好,最后这篇长策更是振聋发聩。”


然后这位同考官犹豫了片刻,这样的绝顶好文章,毫无疑问应该放入篮子里面,但是他只是一个同考官,中进士的时候也只是二甲中游而已。


同考官当然有权力把考卷放入篮子,进入保送通道,但是一般也都有默契的,绝对不使用这个权力。


一般来说,只有主副考官才会放心大胆地使用这个“保送”的权力。


这位同考官很想把这份考卷放入篮子里面保送举人,但是又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资格,所以不由得踌躇不前。


“只要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,那就放心大胆去做。”主考于铮大人道。


“是。”那位同主考直接把这份考卷郑重地放入篮子里面。


接下来,又进入了沉闷的阅卷之中。


几个小时后,第二场考试的第一轮阅卷结束了。


总共七百二十份考卷,扔在地上的箱子五百二十份,留在桌面上的一百九十份。


扔进篮子里面保送举人的,仅仅只有十份考卷。


十名同主考,只有一个人把考卷放进篮子里面。三名主副考官,每个人三份,一点都不破规矩。


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前三名就一定从这十份考卷里面取了。


不过接下来要做的事情,就是把扔在地上的这五百二十份考卷,交叉批阅一次,再给一次机会,万一遇到好的考卷,就重新捡回来,放回到桌面上。


不过一般来说是不可能的,因为桌面上还有近二百份考卷了,还要淘汰掉一大半呢。


果然!


几个时辰过去了。


扔在地上这五百二十份考卷全部都交叉批阅过一次了,依旧维持原判,没有一份考卷能够复活的。


这才是正常的,甭管这些考官的人品如何,但水平是绝对有的,尤其是鉴赏水平,更是没有问题。


接下来,放在桌面上的这些190份考卷,要进入全交叉审阅了。


每一份考卷,起码要被五个以上考官阅读过。


尤其是主考,副主考,每个人都要审阅一遍。


因为最关键的时刻到了,这一百九十份考卷,还要淘汰掉一百份。


剩下的九十份基本上就能中举了。


可是第三天的诗赋考试还没有批阅啊?


诗赋在科考中的重要程度最低,所以宋朝科举甚至取消了诗赋。能否中举,最关键的就是策问。


至于诗赋,对于顶尖的那部分中举者比较重要,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。

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23lg.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://m.23lg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