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顶点小说
新顶点小说 > 刘备的日常 > 1.119 匡弼辅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1.119 匡弼辅正

  刘备的日常

返回王庭,许师遂被虔诚的信众所环抱。


如许多古老的氏族一样,钟羌政教同体。女豪掌管世俗,许师凝聚信仰。二者缺一不可。女豪远嫁大震关,若将一个拥有废立大权的巫祝,留在王庭,久必成害。


正因如此,女豪才以许女为质,逼许师就范。三人同去,当后顾无忧。


美色当前,利益在后。所谓“物穆无穷,变无形像。”需能抛开表象,窥见各方背后之博弈。不然,不过是流于形式,虚有其表之“肤浅之悦”。


熙熙攘攘,利来利往。利在何处,害又在何处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。晓以利害,方知取舍之道。


所谓媵妾,设立之初。便是为最大程度确保女方家族的利益。如若正妻亡故,或未能生育,那么媵妾便可取而代之,依旧能有效维系本家的利益。于是从春秋时,便有一个词:“固宠”。


换言之。媵妾,其实是一种预备机制。


诸如西域五十五国,五十六公主,陪嫁媵妾少则数人,多则数百。且皆出王族血脉,支系稍远者。其中许多人,亦有公主头衔。初时,五十五国媵妾,皆置于长安宫中。甄别无误后,正分批迁入蓟王宫。与主嫁公主为伴。蓟王用不用得到是一回事,有没有又是另一回事。


正因如此。对贵族而言,结亲才如结盟。正妻与媵妾的双轨制,便是为最大程度维系同盟而置的“双保险”。


换言之。能如王妃公孙氏,“娶一嫁一”者,天下罕有。今又诞下嫡长子。王妃之位,当稳如泰山。


作为钟羌信仰的守护。除去服侍蓟王,许师又岂愿甘居人下。返回王庭第一事,便从信徒中,择佼佼者为媵妾。


女豪乐见其成。


只需同入云霞殿,一切皆好。


王庭沼泽,已被蓟国良匠纵横掘开。就地和泥,建龙窑烧造硬陶水管。将热泉导出,再排建重楼,修造钟存王城。


不愿搬出西倾山的大小豪帅,便可迁入此城安居。水暖、水淋、水洗,一切如同山外。山中苦寒,薄薄的木板墙如何能保暖,羌人蜗居之山寨,多以厚厚的土墙填塞干牛粪,再用青苔捻缝,再居中烤火以保暖。


改成汉式楼阁,当真天壤之别。


日薪二百大钱。对钟羌的吸引力,可想而知。


皆知女豪与蓟王不日便将成婚。许多西倾山中羌人,已迫不及待举家迁移。刘备令白石城等,边疆郡县,广设营地,用于暂置。究竟分批派往何处,自有长史等人悉心安排。


钟羌最向往之地,自是大震关。


然关城人满为患。无奈只能退而求其次。羌人皆愿就近安置。豲坻聚,绵诸道、戎邑道,一时遍布羌人劳营。


于是刘备又析陇县,重置上邽县。又以清水西城为县治,将原清水县境一份成二。西为清水,东为豲坻聚。王莽始建国二年(10年),公孙述于(清水)县治以西十五里,依山筑清水西城,便是此城。又提前扩建诸如绵诸道秦亭、略阳县街亭等,增为城邑。前汉时废弃的城邑马苑,尽可能原址修复。安置百万钟羌。


加上原陇县。刘备将陇山西坂,分为清水、上邽、豲坻,绵诸、戎邑等,六县。再加阿阳、略阳、泾阳、成纪,诸县,再沿清水河谷广立羌人营地,各置数万乃至十万青壮健妇不等,辟陇右梯田。只需陇右梯田大成,足够西凉民众取食。


家徒四壁,别无余财。都不打紧。三餐不继,才真要命。


还有官道四通八达,串联起各地牢营。游商往来,丝路流金。东西文明交汇。待画地为牢,扩牢为城。城邑与坂上梯田同筑完毕。百年羌乱终解。


以今大震关为例。皆着汉服,行汉礼;说汉话,书汉隶。还有何人敢说,非我族类。

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23lg.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://m.23lg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