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顶点小说
新顶点小说 > 刘备的日常 > 1.150 万石国老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1.150 万石国老

  刘备的日常

东序令虽重,又岂能与紫渊王子馆比肩。


四少师名重天下,还有何人能居其上。


蓟王虽有此问。百官却无此答。殿中人皆看向“万石国老”:上庠令郑玄,成均令卢植,左国令黄承彦,门下祭酒司马徽......及四少师。


国老,始见《周礼·夏官·罗氏》:“中春,罗春鸟,献鸠以养国老。”注曰:“国之卿大夫士之致仕者也。”又《孔子家语·弟子行》:“宜为国老。”注曰:“国老,助宣德教。”后引申为国之宿臣。


四少师自当避嫌。并未先言。


百官各自苦思,皆不得其解。话说,中雍令一职,乃二千石官。远不及万石国老。如何能居四少师之上。


如前所说,万石高俸,乃加授宫职,而“(官)位特进”。如卢植赐爵都亭侯加少保。双食万石。左右国相,拜少傅,亦双秩万石。


《蓟法》,凡宫秩高于官秩,官秩并爵位,遂特进,与宫秩比同。宫秩若低于官秩,则无需特进。


家国天下。先为王臣,再为人臣。


“郑公意下如何?”蓟王再问儒宗。


“回禀主公。王子馆,兹事体大。乃续国之兴盛,存王之社稷。老臣窃以为,二千石官,不足以掌之。”


蓟王言道:“郑公言之有理。若设此职,只掌政务,不传经学。如何?”


“若如此,余下四学,又当如何?”郑玄奏问。


蓟王一声轻叹:“郑公所言极是。”遂罢此念。


见群臣失语。王傅黄忠,遂进言道:“王子馆,乃授诸王子学。臣窃以为,当由汉室宗亲任之。”


“王傅言之有理。”蓟王灵光一现。


少师崔寔,遂起身奏对:“刘少师,可当此任。”言指四少师之大儒刘宠。刘宠出身宗室,乃前汉齐悼惠王刘肥之后。与蓟王同出前汉宗室,与今汉宗室,亲疏有别。


“老臣亦举刘少师。”蔡少师亦起身举荐。自陈少师亡故,慈明无双北上。四少师,言传身教,诸王子,各有精进。逢假期回宫,蓟王除考课业,亦观品行。


太妃言,凡我儿孙,品貌俱佳。此言非虚。


少师荀爽,亦起身举荐。


三位少师,皆举刘宠。蓟王自当从谏如流。遂拜少师刘宠为中雍令。亦兼少师之宫职。如此,皆大欢喜。


至此,蓟国五帝之学,皆得其令。东学择址,薮东郡之渠阳县。亦是蓟王深思熟虑。


薮东圩田大成,渠阳、鲍阳、长汀、章武四县,辖民二百余万。东连安北、辽海二郡,西接蓟都,环抱渤海湾区,坐拥利市渠之便利。可通塞外。且东部二郡往来,亦十分便捷。


加之东部二郡,横跨辽东半岛,郡境漫长,民众新附,多有不便。故多方考量,蓟王设东学于薮东。


王学、太学、大学、门学、科学,统称《蓟学》。吸纳海内外适龄学子,纷至沓来。只需学有所成,必有所用。


蓟学,又称大儒学。稍后,以儒宗郑玄为首,集海内大儒,合百家精要。历时数十载编纂而成之《大百科全书》,遂成传世巨作。历代研习增续,为国之重典。


大儒学之风,自五帝之学始。


荀子曰:“国将兴,必贵师而重傅;贵师而重傅,则法度存。”


文兴武盛,足见一斑。


演武场中,内设军校。更是人尽皆知。


就时下而言,辩正之法,或是变通之法。故“物莫能难”。“自谓此理,足以辨正幽明(黑白)”。


一言蔽之,自己要笃信,所学道理,足以辨正黑白,天下没有什么能难倒我。抱有此念,方能明哲保身。不会被百家杂说,所惑乱。乃至毕生学识尽毁。知行不能合一,取祸之道也。

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23lg.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://m.23lg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