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顶点小说
新顶点小说 > 大唐第一庄 > 第849节 戍军 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849节 戍军 下

  大唐第一庄

一匹丝绸,这丝绸从长安来的军属们自然是知道的。</p>


这是次等丝绸,也就是下三类的。</p>


大唐的丝绸分为织数,就是一寸之中有多少织,这是原织物的质量评比,然后就是平整度、再下来就是比色泽,最后就是整体的质感。</p>


这织数已经是属于稀织了。</p>


再看看自己男人身上穿的军服,虽然是细白麻的,可这种细白麻的价格在长安和这种下等丝绸相比,也差不多了。</p>


这下的五匹细白麻,比起武德年间的自然是好了许多。</p>


不过,大唐的普通百姓,穷一些的也用这个,但凡是有富一些的,用的更好一些的。原料来是吕宋的细软麻芯料织成的麻布,比起这个不知道要好多少。</p>


只有钱是最实实在在的,一筐钱呢。</p>


数一数,少的也有一千二百文,小队长这一级就有一千八百文了。</p>


有个校尉的职司,那怕是最低级的,也有二千四百文以上。</p>


“挑什么挑,我们这些戍边的。一个月的军饷谁拿过一贯钱以上的,到了这里差不多每个人加了足有五成,这些衣料也是白给的,作人不要白吃还挑好坏。”有个老军领了东西之后,对着其他人喊了几句。</p>


所有军士都扛着回家了。</p>


根本就没有到第二天,当天下午好几个当地的贵妇就找足了借口混进了军属区。</p>


倭人的军属区也有丝绸,但数量和唐人的根本就不能比。他们五千人的还没有这三百人的多呢。</p>


南洋的贵妇们干什么?</p>


就是买衣料。要知道大唐现在的丝绸每个月到港才一千匹。仅南洋九个港,每个月总共一万匹,其中差的一千匹就分到了军属手中,倭人的、高句丽人的,接下来就是大唐人的。</p>


一匹丝绸,一千石米。大唐的石,不是倭岛的石。</p>


花色丝绸,加一倍的价。</p>


一石米,码头上的收购价是二十文,也就是一匹丝绸就是二十贯钱。</p>


卖还是不卖。</p>


团长下令。所有军属不得于南洋人交易。等待命令。</p>


这是军令,大唐的军人对军令是无条件服从的,那团长当下就离开了军营,去了倭人军营。对于这位巨港最高武官的到访。倭人军营之中上下的官员一起出迎。摆足了姿态。</p>


能在倭人军队之中当官的,肯定是会说汉语的,而且一定会写。</p>


“本将初来巨港。入职的时候几位送了米酒很棒,某也带了些长安的酒来。”</p>


“感谢,非常感谢。”倭人校尉的腰弯到了差不多九十度。</p>


倭人军官很清楚,谁才是这里真正的话事人,别看这位大唐校尉在职司上什么也不管,但名义上他也是这位的下属,更何况他清楚的知道,大唐人同职司也比自己高贵,更何况军职还高自己半阶呢。</p>


对于这种礼物,是真心感谢的。</p>


酒是长安的酒,真正的上等烈酒。</p>


几杯下肚之后,这位来自长安的团长问道:“以往,你们营中也有过丝割的?”丝割就是下等丝绸。</p>


倭人校尉愣了一下,在他眼那已经是帛了,比起丝割要好多了。</p>


可转念一起,这可能是大唐的新标准,要知道他也有一件上等丝绸的衫子,作为参加巨港宴会用的衣服,那个叫彩虹锦,想来那才是上等的。</p>


“是,我们也了些,上个月过一百匹,后又奖励了二十匹,作为我们对巨港治安贡献的奖励的,还有细白麻三百匹,以及罐头一千个。”这倭人校尉立即就将所有的一切都说了出来。</p>


“有当地人想买这些丝割吗?”</p>


“有,我请示过港府尹上官,他说下来的就是属于私人物品了。可以自由交易,但任何的交易必须在不影响港中货物的行情标准之下,下官的理解是,不能卖得比港口的丝绸更低,所以上个月下的,按一匹一千三百大唐石的标准交易了。”</p>


一千三百石。</p>

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23lg.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://m.23lg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