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顶点小说
新顶点小说 > 大唐第一庄 > 第305节 民族【求月票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05节 民族【求月票】

  大唐第一庄

大唐贞观元年元月十日,官方的新年庆典已经结束。</p>


大唐十二卫抽调一共八千人,其中五千人是派去了耀州。李元兴有些担心新来的那十几万奴隶,特别是高句丽奴隶有什么异动,右武卫还没有完全熟悉耀州,布防上人力消耗巨大,这五千人就是盯着奴隶营区的。</p>


李元兴的马车缓缓而行,路过防卫森严的泾河工地时也没有停留。</p>


一路上,李元兴拿着的都是李岚姗的方案书,一份经过柜爷认可,可以试行的方案。</p>


“这女人,还是很有一套的!”武曌的点评充满的酸酸的味道。</p>


李元兴轻声说道:“你为何不坐在后车上呢?”</p>


“想听真话,还是假话?”武曌一边将李岚姗给的方案收好,一边问着李元兴。</p>


“都听听!”</p>


“假话就是,我一想到今天夜里,三个纯真的少女落手你的魔掌,十分的不忍心呀!真话就是,我不喜欢王语烟身上的味道,她用的香粉不难闻,但是我不习惯。”</p>


那句是真,那句是假,李元兴还真分不清。</p>


话题又回到了那方案上,武曌又说道:“这个女人不愧是历史学霸级别的,她没有男人那样的冷血,所以她用了另一种更加残忍的办法。摧毁远远没有摧毁灵魂可怕了,如果她的推论是正确的,那么,她就等于在杀死一个民族的灵魂!”</p>


李岚姗的方案说起来就一个重点。</p>


查证过无数的资料之后,李岚姗大胆的猜测,基于一个很疯狂的理论,就是“民族”二字。</p>


民族是什么?中西方的理解有着非常大的差异。</p>


在东方的文明当中:民族就是指具有共同起源,至少具有共同语言,文化和历史的政治共同体。只有在具备了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之后,国民才能成为这种历史意义上的“民族”。</p>


民族真正的意义,首先是有文化与传统,才会有民族。</p>


匈奴对大汉的压制,让汉人凝聚。可以说古人的对面对外族的斗争之中,才会升华民族的意识。五胡乱华,刺激了中原大地汉民族的民族意识,这才有了汉族这个民族的进一步传承。</p>


但是,李岚姗又根据五胡乱华,以及南北朝历史,作出一个更疯狂的推测。</p>


古人效忠的,是他们隶属的朝廷,而非他们隶属的民族。在古人眼里,真正值得哀痛的,是皇帝老儿换姓,也就是改朝换代,而不是异族的统治。</p>


而古人的民族国家意识是在和外族的斗争中,逐步增长的。</p>


唐,公元626年的时候,大唐的民族意识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,到了宋代才了极大的提升,真正达到完整的民族意识,却是在元末之时。</p>


“驱逐胡虏,恢复中华!”这样口号之中,才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。</p>


之后,根据历史的记载:在满清入关后,南明民众本已经投降满清政权,当得知满清政权要颁行“薙发令”,纷纷揭竿而起。外国传教士都奇怪,平常如此懦弱的中国人为何变得如此勇敢。这说明民族国家意识在普通百姓中已经觉醒,而士大夫早已能区分效忠一姓和效忠民族。</p>


然后才有了一句名言:“天下非一姓之私也”</p>


大唐,百姓还是处于先有家,后有君,才有国的理念当中。</p>


大唐尚如此,那些没有开化的蛮族们难道就已经有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吗?</p>


李岚姗的理念基础确实惊住了李元兴,看来学霸绝对不是白叫的,三天时间,仅仅三天时间,竟然可以有这样的见解。</p>


又读了一遍李岚姗给的方案后,李元兴将这十几页纸扔进了火盆当中。</p>


“你怕了?”武曌乐呵呵的问道。</p>


“你说呢?”李元兴反问。</p>


武曌呵呵一笑:“要是我早就烧了,这篇东西核心思想就两个字,在你理解了这两个字之后,真正的方案就不过就是五个字罢了。”</p>


千金买马骨!</p>


不用明说,李元兴与武曌都明白肯定是这个方案,而且绝对不会有更好的。</p>


马车停在耀州城下,李元兴吩咐安排王语烟去休息,然后对白二娃说道:“走,去工坊看看,本王准备找一副马骨!”</p>


“马骨!”白二娃听完,转身就跑,李元兴赶紧喊住:“你跑什么?”</p>


“找马骨呀!”白二娃一头雾水,难道自己勤快有坏处吗?</p>


李元兴笑着用马鞭在白二娃肩头上打了一下:“跟着本王,本王之后告诉你什么是马骨!”</p>


“殿下这话是《战国策?燕策一》关于“千金市骨”的典故!”王语烟从后面跟上:“殿下,不如让妾也跟着去看看如何?”</p>

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23lg.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://m.23lg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